![]() 空心电抗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心电抗器,该空心电抗器的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沿绝缘筒的轴向依次设置,第一空心电抗器的绕组、第二空心电抗器的绕组均环绕绝缘筒绕制;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还包括风道条,风道条与绝缘筒的轴向平行,且第一空心电抗器中的风道条与第二空心电抗器中的风道条一一对应形成相同的风道。本实用新型使第一空心电抗器的风道条与第二空心电抗器的风道条一一对应,从而使第一空心电抗器和第二空心电抗器的风道相同,能够减少空心电抗器占用的空间,并能使两个空心电抗器共用一个风机,在空心电抗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体积,降低了对牵引逆变器的空间的挤压,便于牵引逆变器的安装使用。 公开号:CN214336533U 申请号:CN202022813449.3U 申请日:2020-11-2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周海峰;黎维 申请人:Anhui Yingdakot Magne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H01F27-3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电抗器。 [n0002] 牵引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常用于城市轨道车辆上,作为交流电动机变频变压调速控制器。在使用牵引逆变器是,牵引逆变器经常需要两种功率模块工作方式,即100%额定电流连续工作和200%额定电流间隙工作,为了实现这两种功率模块工作方式,往往需要为牵引逆变器配置两台单空心电抗器来调节电压和滤波。 [n0003] 然而,牵引逆变器工作的空间范围有限,使用两台空间电抗器的方式增加了占用空间。而且,空心电抗器在工作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降低往往需要为空心电抗器设置风机进行降温,即需要设置两台空心电抗器,这进一步挤压了牵引逆变器的空间,为牵引逆变器的安装、使用造成了严重影响。 [n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心电抗器,将两个空心电抗器装设在同一个绝缘筒上,并使第一空心电抗器的风道条与第二空心电抗器的风道条一一对应,从而使第一空心电抗器和第二空心电抗器的风道相同,能够减少空心电抗器占用的空间,并能使两个空心电抗器共用一个风机,在空心电抗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体积,降低了对牵引逆变器的空间的挤压,便于牵引逆变器的安装使用。 [n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空心电抗器,所述空心电抗器包括: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绝缘筒,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沿所述绝缘筒的轴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的绕组、第二空心电抗器的绕组均环绕所述绝缘筒绕制;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还包括风道条,所述风道条与所述绝缘筒的轴向平行,且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中的风道条与所述第二空心电抗器中的风道条一一对应形成相同的风道。 [n0006]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电抗器还包括绝缘分隔件,所述绝缘分隔件垂直于所述绝缘筒,并位于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之间。 [n0007]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电抗器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中空形成空腔,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绝缘筒以及所述绝缘分隔件容置于所述空腔内。 [n0008]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两端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风道条的位置相对应。 [n0009]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固定支架、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筒体一侧,所述固定支架分别与所述筒体、底板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将所述筒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n0010]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底座、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筒体、底板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两端,所述第一固定板环绕所述筒体,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两端的所述第一固定底座固定连接。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架、至少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架的轴向与所述绝缘筒平行,所述第一固定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两端,中部固定在所述绝缘筒的两端,所述筒体两端的第一固定架的端部彼此相对,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底座,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端部连接。 [n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架为X形,所述X形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杆螺栓连接。 [n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均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所述绕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的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沿所述绝缘筒的轴向,向靠近所述第二空心电抗器的方向延伸。 [n00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心电抗器的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从所述第二空心电抗器远离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的侧面穿出,并沿垂直于所述绝缘筒的方式远离所述空心电抗器。 [n0015]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两个空心电抗器装设在同一个绝缘筒上,并使第一空心电抗器的风道条与第二空心电抗器的风道条一一对应,从而使第一空心电抗器和第二空心电抗器的风道相同,能够减少空心电抗器占用的空间,并能使两个空心电抗器共用一个风机,在空心电抗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体积,降低了对牵引逆变器的空间的挤压,便于牵引逆变器的安装使用。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心电抗器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 [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心电抗器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n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心电抗器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图; [n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心电抗器一实施例的另一侧面结构图; [n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心电抗器的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 [n0021] 图中:1、绝缘筒;2、第一空心电抗器;3、第二空心电抗器;4、风道条;51、底板;53、第一固定支架;52、筒体;54、第二固定支架;531、第一固定板;532、第二固定板;533、第一固定底座;541、第一固定架;542、固定杆;543、第一固定条;6、绕组。 [n0022]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n0023] 请参阅图1-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心电抗器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心电抗器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心电抗器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心电抗器一实施例的另一侧面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心电抗器的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空心电抗器作详细说明。 [n0024] 在本实施例中,空心电抗器包括:第一空心电抗器2、第二空心电抗器3、绝缘筒1,第一空心电抗器2、第二空心电抗器3沿绝缘筒1的轴向依次设置,第一空心电抗器2的绕组6、第二空心电抗器3的绕组6均环绕绝缘筒1绕制;第一空心电抗器2、第二空心电抗器3还包括风道条4,风道条4与绝缘筒1的轴向平行,且第一空心电抗器2中的风道条4与第二空心电抗器3中的风道条4一一对应形成相同的风道。 [n0025]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筒1由固体绝缘材料构成,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筒1也可以为涂覆有绝缘涂料或绝缘层的导体。 [n0026]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条4由绝缘材料形成,通过风道条4对绕组6分层或隔开绕组6中的每层导线。 [n0027]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条4可以由橡胶、玻璃以及其他绝缘材料形成。 [n0028] 在本实施例中,空心电抗器还包括绝缘分隔件,绝缘分隔件垂直于绝缘筒1,并位于第一空心电抗器2、第二空心电抗器3之间。 [n0029]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绝缘分隔件包括第一分隔件、第二分隔件,第一分隔件与第二分隔件交叉设置,且中部固定在绝缘筒1上。 [n0030] 在本实施例中,空心电抗器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筒体52,筒体52为圆柱形,且中空形成空腔,第一空心电抗器2、第二空心电抗器3、绝缘筒1以及绝缘分隔件容置于空腔内。 [n0031]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52两端设置有通风孔,通风孔的数量和位置与风道条4的位置相对应。 [n0032]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固定支架、底板51,底板51位于筒体52一侧,固定支架分别与筒体52、底板51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支架将筒体52固定在底板51上。 [n0033]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53,第一固定支架53包括第一固定板531,第一固定底座533、第二固定板532,第二固定板532固定在底板51上,位于筒体52、底板51之间,第一固定底座533固定在第二固定板532两端,第一固定板531环绕筒体52,且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532两端的第一固定底座533固定连接。 [n0034]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531、第二固定板532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固定在筒体52的两端。 [n003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底座533包括立板、两根第一固定螺杆、两根第二固定螺杆,立板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532上,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531的一端相对。第一固定板531的两端卷曲成环形结构,一根第一固定螺杆穿过该环形结构,另一根贯穿立板,且两根第一固定螺杆彼此平行设置。两根第二固定螺杆设置在立板的两侧,一根第二固定螺杆的两端与两根第一固定螺杆的同一端螺栓连接,另一根的两端与两根第一固定螺杆的另一端螺栓连接。 [n0036]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二固定支架54,第二固定支架54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架541、至少两个固定杆542,固定架的轴向与绝缘筒1平行,第一固定架541分别设置在筒体52两端,中部固定在绝缘筒1的两端,筒体52两端的第一固定架541的端部彼此相对,固定杆542穿过第一固定底座533,且两端分别与端部连接。其中,固定杆542穿过立板与第一固定架541的端部连接。 [n003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541为X形,固定杆542的数量为4根,X形的四个端部均与固定杆542螺栓连接。 [n0038]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空心电抗器2、第二空心电抗器3均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绕组6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线连接,第一空心电抗器2的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沿绝缘筒1的轴向,向靠近第二空心电抗器3的方向延伸。 [n0039]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空心电抗器3的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从第二空心电抗器3远离第一空心电抗器2的侧面穿出,并沿垂直于绝缘筒1的方式远离空心电抗器。与第二空心电抗器3的第一连接线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固定架541还包括第一固定条543,第一固定条543两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架541远离第二空心电抗器3的一侧,且第一固定条543远离第一固定架541的一侧还设置有凸起,该凸起与第二空心电抗器3的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相对,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穿过该凸起并沿远离绝缘筒1的方向延伸。 [n0040]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空心电抗器将两个空心电抗器装设在同一个绝缘筒上,并使第一空心电抗器的风道条与第二空心电抗器的风道条一一对应,从而使第一空心电抗器和第二空心电抗器的风道相同,能够减少空心电抗器占用的空间,并能使两个空心电抗器共用一个风机,在空心电抗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体积,降低了对牵引逆变器的空间的挤压,便于牵引逆变器的安装使用。 [n0041]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n0042]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空心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电抗器包括: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绝缘筒,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沿所述绝缘筒的轴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的绕组、第二空心电抗器的绕组均环绕所述绝缘筒绕制; 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还包括风道条,所述风道条与所述绝缘筒的轴向平行,且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中的风道条与所述第二空心电抗器中的风道条一一对应形成相同的风道。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电抗器还包括绝缘分隔件,所述绝缘分隔件垂直于所述绝缘筒,并位于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之间。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电抗器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中空形成空腔,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绝缘筒以及所述绝缘分隔件容置于所述空腔内。 [00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两端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风道条的位置相对应。 [000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固定支架、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筒体一侧,所述固定支架分别与所述筒体、底板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将所述筒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00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心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底座、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筒体、底板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两端,所述第一固定板环绕所述筒体,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两端的所述第一固定底座固定连接。 [000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心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架、至少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架的轴向与所述绝缘筒平行,所述第一固定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两端,中部固定在所述绝缘筒的两端,所述筒体两端的第一固定架的端部彼此相对,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底座,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端部连接。 [000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心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为X形,所述X形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杆螺栓连接。 [000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第二空心电抗器均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所述绕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的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沿所述绝缘筒的轴向,向靠近所述第二空心电抗器的方向延伸。 [00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心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心电抗器的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从所述第二空心电抗器远离所述第一空心电抗器的侧面穿出,并沿垂直于所述绝缘筒的方式远离所述空心电抗器。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A2773980A1|2011-03-17|Disc wound transformer with improved cooling CN214336533U|2021-10-01|空心电抗器 CN102054570A|2011-05-11|光伏发电用双分裂干式升压变压器 CN112290430A|2021-01-29|变电站智能柜门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CN1279834A|2001-01-10|在旋转电机的定子槽中设置管件的方法 CN1767329A|2006-05-03|机座水空冷却的低温升电机 BR102018076459A2|2019-07-09|Dispositivo transformador para uma estação de carregamento para o carregamento elétrico de veículos com pelo menos dois pontos de carregamento US11062835B2|2021-07-13|Vehicle transformer CN2831593Y|2006-10-25|机座水空冷却的低温升电机 EP3091543A1|2016-11-09|Transformer for a modular, 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 US20040089468A1|2004-05-13|Induction winding CN201167285Y|2008-12-17|一种用于逆变输出滤波器上的磁性线圈组件 CN206834747U|2018-01-02|一种铝合金挤压机智能节电器 CN211670762U|2020-10-13|高压变频装置 CN212230213U|2020-12-25|一种新型变压器的绕组结构 CN109461620A|2019-03-12|一种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室散热结构 CN211016703U|2020-07-14|一种带铁心气道的变压器 CN201060719Y|2008-05-14|移相整流干式变压器的散热结构 CN209719235U|2019-12-03|用于车辆的动力总成及车辆 CN213817245U|2021-07-27|一种高压电力工程用电力滤波器 CN208538753U|2019-02-22|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室散热结构 CN203289330U|2013-11-13|模块化防爆变频器及其机箱 CN210806474U|2020-06-19|一种新型汽车用配电盒 CN210693390U|2020-06-05|一种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 CN212114464U|2020-12-08|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高压输电线路电压观测箱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813449.3U|CN214336533U|2020-11-27|2020-11-27|空心电抗器|CN202022813449.3U| CN214336533U|2020-11-27|2020-11-27|空心电抗器|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